close
在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的同時,“安全”問題也相伴而生。無論是個人信息泄露、密碼被盜,還是商傢企業遭受數據威脅、政府網站受到攻擊,都屬於“網絡安全”、公共安全的領域。今年的網絡安全宣傳周主題為“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”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,網絡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。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,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,需要政府、企業、社會組織、廣大網民共同參與,共築網絡安全防線。隻有使網絡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,提升廣大網民的風險意識和防護技能,才能化指成拳,凝聚起維護網絡安全的磅礴力量。
“網絡安全為人民,網絡安全靠人民”。作為普通民眾,也許個人的力量改變不瞭一些不安全的現實,但可以改變自己不好的習慣和做法。
《2015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》顯示,截至2015年12月,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到2.87億,新增青少年網民1028萬,增長率為3.7%。受益於智能手機等移動上網設備的迅速普及,青少年互聯網普廁所除臭及率自2013年起一直保持瞭較高增速。
收集瞭超過25萬份問卷的《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(2015)》顯示:有83.48%的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,其中接近四成的網民使用沒有密碼的公共Wifi進行網絡支付,42.55%的網民在使用公共計算機網絡支付中沒有消除上網痕跡。報告同消除廁所異味時顯示,在我國,有55.18%的網民曾經遭遇網絡詐騙,但及時報案的百分比隻占12.35%。在60歲以上的網民中,超過三成表示遇到這種情況“不知道如何處理”。同時,超過九成的網民表示,對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一知半解——他們選擇瞭“瞭解一點”或者“不瞭解”的選項。
每年,我國網民因網絡詐騙損失超過900億元,犯罪分子囂張是主因,但很廁所臭味原因多網民的智能手機、個人電腦基本成“裸奔狀態”,在網上隨意下載來歷不明的程序,這也是不爭的事實。要成為新一代“中國好網民”,就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、有文明的網絡素養、有守法的行為習慣、有必備的防護技能”。這需要有更加周到的網絡安全來助推。
據瞭解,宣傳宣傳周將設6個主題日,其中9月20日為教育日,9月21日為電信日,9月22日為法治日,9月23日為金融日,9月24日為青少年日,9月25日為公益宣傳日。而各地也開展各有創意豐富多彩的活動。比如,中國山東網特別策劃《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——2016年國傢網絡安全宣傳周》專題,青島將舉行二十大亮點活動,而齊魯網策劃制作的《一圖教你如何安全上網—2016國傢網絡安全宣傳周》,從上網基本原則到如何防范QQ、微博等賬號被盜,從如何防范網絡詐騙到如何防范個人信息泄露,再到如何安全使用Wi-Wi,圖文並茂,通俗易懂,簡直就是濃縮的網絡安全使用大全,被全國各媒體網站紛紛轉載。
在全國各地,百姓可以走進各大銀行的站臺,聽取如何防范支付隱患、如何辨別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鏈接;在“商務網絡安全展區”,企業用戶可以走進專業的信息安全公司,瞭解流量監控、網絡攻防、應用管控等多種安全防護手段;而在“智慧城市網絡安全展區”,百姓則可以看到,一旦智能城市的供電、供水、交通等控制指令被惡意篡改,城市生活就可能遇上大麻煩……
在此,筆者也提一個建議,類似於“一圖教你如何安全上網”這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宣傳,最好能被有關部門放到手機上,每個人隻要一打開手機,首先出現的就是“一圖教你如何安全上網”。如此時時看,日日看、月月看,年年看,民眾的上網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想不提高都不行。當然還可以針對年輕人的特點,以網絡安全為主題開發手機遊戲等。
目前網絡安全發展的最大特點,毫無疑問是“直接關系到瞭每一個人的利益”,現實和虛擬世界的邊界變得更加模糊。從網絡安全發展趨勢看,維護網絡安全應當是落實到每一個人頭上的責任和義務,增強網絡安全意識、普及網絡安全知識、提高網絡安全技能一個都不能少。
(責任編輯:李焱)
5DCB4C27DA7A1908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